馆区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 > 陵园概况 > 馆区展示
滕州国防科技教育城航天科技厅
发布:滕州市烈士陵园 点击数:2041 发布日期:2016/5/31

航天科普厅:

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党和国家做出的一项强国兴邦的战略决策,对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1986年33日,王大珩等四位著名科学家给邓小平总书记写信,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8610月,863计划获中央政治局批准,在《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中确定了7个领域15个项目。

        1992年921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代号921工程,指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

        载人航天工程是由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核心),运载火箭系统等八大系统组成,各系统分别设有总指挥、副总指挥和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设置“两总”系统是载人航天工程组织管理的特色做法。

在这里再现了20031015537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向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下达出发命令的历史性场景,10159时整,神州五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一天之后,101664分神舟五号飞船返回祖国的怀抱,返回舱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草原四自王旗主着陆场,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中国人的千年飞天夙愿从此成为灿烂辉煌的现实,中国人民终于在载人航天这一高科技领域占有很重要的一席。

航天服:航天员在太空飞行的不同阶段需要穿着不同类型的服装,这里展示的是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舱内航天服又称舱内压力服,用于飞船发射、变轨、交会对接、返回再入或轨道飞行阶段时航天员穿着。在飞船正常情况下,具有通风散热功能,保障航天员的舒适。当飞船座舱出现压力应急时,能够与飞船环控生保系统协同工作,在服装内自动建立并维持一个适合航天员生存的气体压力环境,起应急救生防护作用,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

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执行出舱活动任务而穿着的服装。舱外航天服在结构上相当于一个小型拟人形态的密闭舱,用于保障航天员生命,避免太空恶劣环境的危害;功能上相当于一个人控并行的机器人,用于航天员在舱外太空中完成各种操作维修任务。它主要由服装本体、航天头盔、航天手套、便携式环控生保背包及通信装置等系统组成。可为航天员活动提供至少4个小时的生命安全和工效保障,单套总重量为120公斤,造价约三千万人民币。

航天食品:航天员在太空需要食用特别的太空食品,它具有体积小、残渣少、总量轻、能量高的特点。

运载火箭系统:在这里我们展示的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它经历了从常规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载物到载人的技术跨越,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轨道,不同类型卫星及载人飞船的能力。目前,已成功研制长征一号到四号十二个型号四个系列的运载火箭。

发射场:伴随着我国“两弹一星”工程的实施,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逐步建成了配套较为齐全的导弹航天发射场,它是我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场由技术区、发射区、试验指挥区、航天员区和试验协作区组成。垂直总装测试厂房是发射场的核心建筑,是亚洲最高的单层建筑,我国载人航天发射场采用“三垂一远”的测发模式,即垂直总装、垂直测试、整体垂直运输和远距离测试发射。。下面为您演示的就是垂直转运和发射过程。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的倒T型大门缓缓打开,船、箭、塔组合体和活动发射平台在自发电源的驱动下,将沿着两条全长1.5公里、轨距20米、可适应80度温差变化的无缝钢轨,从技术区转运到发射区脐带塔下。整个转运过程约1.5小时。转运完毕后,将进行简单的船、箭功能检查和火箭燃烧剂、氧化剂的加注。推进剂加注系统采用在线计量技术,具备4贮箱并行加注能力,加注时间不大于2小时。现在已进入临射前-8小时程序,回转平台围拢住火箭状态,-40分钟回转平台打开,-30分钟回转平台打开完毕,-1分钟电缆摆杆打开,倒计时开始,点火、发射。

载人飞船: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新型太空载人工具,具有舱体大、起点高、一船多用,不进行搭载动物试验,直接进行载人飞行的鲜明中国特色。

这是神舟七号载人航天测控网布局的立体模型。

测控通信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载人航天任务天地之间联系的唯一纽带,直接参与飞船飞行的全过程,具有覆盖范围广、涉及专业多、技术难度大、持续工作时间长等特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我国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系统已经发展成为 包括三个指挥控制中心、五个国内陆上测控站(东风、渭南、厦门、青岛、喀什)、四个国外测控站、两个机动测控站和(分布于三大洋的)六艘远望号测量船,测量船被誉为“海上科学城”;一个对以上各站(船)进行资源调度的网管中心;一个遍布于各站点的通信网和时间统一系统。这些测控中心、测控站(船)通过通信网有机结合、协调工作,共同完成对火箭和飞船的测控通信任务。除了布置在亚洲、南美洲和非洲的陆上测控站以外,还有布设在南、北太平洋上的远望一号、二号、五号、六号测量船,在南大西洋执行测控通信任务的远望三号测量船。飞船围绕地球飞行的过程中,轨道下方的测控站、测量船依次为飞船提供测控通信服务。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9292116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神舟十号飞船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飞船合体飞行期间,三名航天员进驻天宫一号开展多项航天医学实验、技术实验及太空授课活动。(航天员王亚平于620日在天宫一号首次进行太空授课,讲述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水球实验。)

这里我们展示的是1:2比例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以及未来的着陆器。

21世纪最壮观的载人航天将是人类飞向火星,我们看到的是设想中在火星上进行科学考察的场景。

空间是全人类的共同资源,探索空间、和平利用和开发空间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权利,让我们携起手来,继续谱写人类探索宇宙新的篇章,为造福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是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太空执行飞行任务与首长通话时说的一句话,这也是航天员共同肩负的伟大使命。